Chapter 22 席间
Chapter 22 席间
申城的夜沉而压抑。云层低低覆着,像一块蒙着水汽的玻璃罩,把城市收进闷湿的怀抱。梧桐枝在冷风里摇动,路灯影子拉长到青石路面上。 这是朋友约的饭局,场地选在法租界一条隐蔽的小路上,店门口没有招牌,只挂着一盏昏黄的纸灯笼。宋佳瑜本来不想来,但朋友再三邀请,加上乔然难得能早些下班,她就答应了。 宋佳瑜推门进去,扑面而来的暖意混着桂花酒和木质桌面的气息。里面已坐了七八个人,都是申城创业圈的熟面孔,笑声与酒气交织,气氛热络。 她脱下外套,刚落座,门口传来一阵轻快而稳的脚步。 “Selene,你来了!”有人起身招呼。 宋佳瑜抬头。 陈知。 她穿着深蓝大衣,里面一件雪白衬衫,衣领扣到最上方。长发利落地束在脑后,颈线干净。灯光把她的眉眼刻得极冷,眼尾弧度微挑,像刀锋。她目光环顾一圈,在宋佳瑜这边停了极短的一瞬,随即移开。 她被安排在宋的斜对面。角度刚好,抬眼便能撞见。 —— 几杯酒下肚,气氛渐渐放开。有人说笑,有人调侃。服务员端上一条清蒸鲈鱼时,桌上忽然安静了两秒,所有人都盯着那细致的摆盘。 陈知放下筷子,淡淡开口:“我记得你不太吃淡水鱼。” 声音不高,却稳稳落在宋佳瑜耳边。 周围人一愣,随即起哄:“哟,这么熟?还知道饮食习惯?” 宋佳瑜手指一紧,随即抬起笑容:“Selene记错了。我其实挺喜欢。” 她的语气稳,却像胸口竖起一道墙。 乔然抬手,神色不动,把一块鱼rou夹进她的碗里:“这家做得不错,尝一口。” 动作自然,柔软,却带着一种隐约的宣示。 陈知看了她一眼,没有回应,只慢慢举起酒杯,唇角几乎不动:“那是我记错了。” 杯底轻轻落在桌面,声音极轻,却像一枚钉子。 —— 中途,有人谈起艺术展,说是西岸美术馆刚开的联展。 “我朋友圈都刷屏了,”一人说,“听说展厅里有幅席勒的自画像,有人仿得特别好,线条狠,气质也到位。” 宋佳瑜心口猛地一紧。那幅画,是她二十出头、在美国读本科时的作品。那时她迷恋席勒的张力与暴烈,熬了几个夜晚临摹,画完被朋友笑说“太张狂”。照片辗转传开,最后留在她的朋友圈置顶。 陈知轻轻放下酒杯,声音冷而稳:“那幅我见过。” 桌上安静了一下。 她继续说:“线条锋利,像一层层把皮肤剥开。要是没有对自己身体极深的凝视,画不出来。” 有人笑:“Selene,你这是在艺术解读,还是在暗示?” 陈知的唇角微微一动,却没有笑:“我只是觉得,能画出那样作品的人,一定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这句话直白到暧昧。 宋佳瑜呼吸一滞,随即压下:“那只是练习,没什么特别的。” 她的声音冷静,但心跳撞击胸腔的声音在自己耳朵里极响。 乔然低低笑了一声,举杯:“Selene,你们咨询公司是不是最近项目太闲?连艺术展都要拿来解读客户心理?” 语气温柔,却锋利得藏不住。 陈知转头看她,眼神平静:“投行不是更忙?还要抽空解读竞争对手的融资路径。你们最懂线条吧?” 乔然唇角维持着弧度,眼神却锋利:“线条是数据,数据不会骗人。但有些人,总爱把欲望伪装成艺术。” 桌上有几个人察觉到火药味,连忙岔开话题,笑声重新涌起来。只有三人各自心底沉重。 —— 敬酒环节,有人举杯:“祝Song Group上市顺利。” 陈知举杯,目光落在宋佳瑜身上:“希望宋总,在投资人面前,也能像今晚一样,不掩饰锋芒。” 话语表面得体,却太直白。 宋佳瑜怔了一瞬,随即举杯:“承蒙看重。” 乔然也举起杯,声音平稳:“Selene,我们当然要锋芒,但锋芒是给市场的,不是给……不该的人。” 最后三个字压得极轻,却锋利如刀。 杯子碰响,酒液荡漾。 宋佳瑜握着杯柄,指尖微凉。 —— 散席。夜风冷,街灯昏黄。 走到车边,乔然忽然停下,伸手握住宋佳瑜的手,力道不容拒绝。 “她对你不一样。” 声音很轻,却直直落下。 宋佳瑜心口一颤,没说话。 “我不是不信任你。”乔然看着她,唇角微微弯起,眼神却很深,“只是提醒你,你要知道分寸。” 宋佳瑜喉咙干涩:“我知道。” 乔然没再说,把她拉进怀里,在她额头落下一吻。那吻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占有。 —— 回到家,乔然去洗澡。宋佳瑜独自坐在床边,手指摩挲着被角。 她心里一遍遍地问:为什么? 为什么她会因为陈知的一句话,心口骤然一紧? 那幅自画像是她很久以前的作品。年轻、锐利,几乎带着冒犯。她把它置顶,只是为了提醒自己别丢掉那点呼吸和冲劲。可今晚,被当众点名时,那股锋利竟像从纸里再次站起来。 如果换一个人,在同样的场合,用同样的语气说出同样的话,她还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她想否认,却没能。 那种被直白点名的感觉,不是任何人都能制造的。它来自某种凝视,来自一种毫不掩饰的欲望。 她闭上眼,把脸埋进掌心。浴室里水声稳定流淌,像一道护城河。她知道自己该守在这边,却止不住心口的涌动。 窗外风掠过梧桐,影子晃动,像她心底无法驱散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