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经典小说 - 萧墙记(纯百 高干 剧情)在线阅读 - 十二、申请

十二、申请

    

十二、申请



    Contemplativa   有一个人叫做张远霁。江离在照林交换那年,与在同校交换的张远霁多次相约聊天、学习、游玩。张远霁与江离同岁,凭物理竞赛被明仑的本科录取,入学后如愿选了哲学专业。作为帝国第一文科与社科院校,明仑的哲学非常与说埃杰洛语的国际主流接轨──课程几乎不涉及任何存在道理、历史演化,就是分析、论证、推理,玩一场无止尽的、概念与含义与逻辑的游戏。

    张远霁不很喜欢这种。虽然,倘若在明仑以及她能接触到的更广的那部分学术界,仅有这种哲学可以做,她就将修正自己在专业上的兴趣与思维。她,与绝大部分帝国的哲学爱好者一样,有一种藉此学科以自我疗愈的初衷。比起她该在明仑做的哲学,张远霁多了一份执念与感情。江离从来不清楚张远霁的创伤究竟为何。对社会上的事,张远霁较   Contemplativa   的主流远更淡漠。她用一种思辨的学术给自己开辟一方安逸与纯净。

    江离与张远霁断联几年。然而当张远霁的恋人解存告诉江离,张远霁又回到了明仑读哲学博士时,江离还是给张远霁发了迟到多年的问候。她们见面。和江离在   Contemplativa   的其他朋友一样,张远霁此前就知道江离过了非常惨的几年。江离有一次遭遇重大危机,解存与张远霁考虑以远程陪伴的形式帮助她。张远霁与江离联系,发现江离的问题太严重、精神太不稳定,于是与解存共同告知江离,他们二人学业繁重、张远霁尤其即将进入硕士的毕业年,为了自己的生活与健康,决定不插手江离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争。江离高中时,“过去与未来之间”这样对她说。人很难共享其他人的命运。越长大越发现,哪怕自己与其他人活跃在类似环境、似乎有共同语言,也有很多事将仅降临于自己。

    这便是海德格尔所谓的死──没有人能代替你死,在面对自己的死之可能性时,人会最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究竟是什么,然后真切地决定自己将如何活与生。

    江离对海德格尔的阅读,来源她在希兰的选修课。她与张远霁当同学时,张远霁亦感兴趣并了解过海德格尔。相识最初,她们很浅显地谈《存在与时间》。现在,江离对《存在与时间》的记忆,只剩下她教授当年的一句“政治即是迷失在他者里”。张远霁做分析哲学,也忘了这她用不上的内容。

    江离想,自己不希望迷失在他者里,不希望在意同党、在意对家、在意审查机制。江离不希望生活中有许多让她感觉异化的他者。但,终于从无学历的失业状态回归熟悉而适应的校园环境,江离远比以前珍惜与重视这种日常许多。她希望自己能真切地、完整地生活在与自己比较类似的人之中。好像,这就是最重要的事了。

    吉尔伽美什结束了旅程。他不再征服自然或追求永生。他采纳西杜里的建议,吃好喝好、成家育子、有新衣、有歌舞──这才是尘世的快乐。

    江离已经写作过那样多的东西。“安提戈涅”的社会评论。“霜雪乱”的心情随笔。某个已不存在的名字的、只是用来速效解决欲望的情色小说。青少年时被压抑的很大一部分自我,已经表达尽了。江离亦已经凭借公开的、大量的、自己满意的文字定义出了自己是谁。

    此定义其实虚妄──因为,如果真实的“安提戈涅”长久地被事实上排除在她的关键受众所生活在的世界与她所写的内容所发生的世界之外,真实的“安提戈涅”就早晚会泯然,她会成为无足轻重的普通人,或者是精神病。

    苏文绮阻断了──甚至即将逆转──这种海德格尔意义上的缓慢的死与亡,这种泯然的进程。

    明仑在北离远郊的西北。立德在北离近海的东南。张远霁与江离约在立德附近,餐厅比邻金错河。北境若干水系中,金错河是最南一支。北离城即是依托它的入海口与北境往南的古渡口而建立起。那渡口便是练浦。金错河之所以叫做金错,乃由于古代它流经更上游的碧蒿原时,在夕阳下观之如碎金。现代,练浦的金错河已是大城市普通的江。天空明亮。河边有公园、步道、骑行专用道,染上轻松自然的休闲气氛。

    这里是居民区。离立德所在的摩天大楼区有距离。解存租房在附近。他与张远霁从不同睡。但张远霁不时从明仑的宿舍来这里,换生活与心境。

    解存应当在自习或者做项目或者做作业。他与江离已经见过许多次。张远霁与江离选了一家她们都没去过的洋食,各点一份不同的海鲜洋面。

    洋面是容易在家里做的菜。许多年前,江离就为避免餐后困倦而少食作为南方主流碳水的白米,苏文绮也类似。陈宇评价,江离做洋面的水平媲美餐厅。事实上,这可能只是由于江离的家人有将任何食材加热得过熟的惯性,而江离会控制火候、不把面煮软。

    端上来的两盆面,超出预期地大份。一瞥周围,发现有食客在给他们的面打包。江离与张远霁尝了彼此的汤底。江离的淡,张远霁的是番茄。她们都满意自己的选择。贝类、鱿鱼与虾很够分量,胡椒稍浓的汤底极鲜美,点缀着碎蒜与粗切的香草末。

    张远霁是博士生,有津贴。江离被清和所发了钱,亦不缺生活费。否则,江离可能会选择在约溢价过高的菜系时自己烹饪。像上次,她买了甜菜与酒腌的鲱鱼,带到解存家制作了红菜汤与鲱鱼沙拉。

    江离与张远霁交流近期工作以叙旧。然后,江离开始就明仑提问。

    苏文绮与江离的目标,是把江离送进明仑的招生考试轮。一旦过了初选进入考试轮,申请者需要面对的除了面试,就只有一系列在明仑现场的、弥封的笔试。这组笔试,明仑准备在相应专业拿荣誉学位的本科生也必须考。苏文绮向明仑的学生买到了他们私下贩售的不保真的真题。江离刷这些也刷公开的例题。经济学的部分还好。然而数学的部分,与任何一套流出的真题相比,例题都花样少得仿佛在诈骗。

    幸而,对江离申请的项目,数学部分仅有及格与不及格之分,且及格的依据是绝对分数而非排名。江离还会把题喂进电脑,让无尘与灵言给她找类似的。不过,只要题目稍微偏离典型,大语言模型的解答就经常有错。

    初选所依据的,是本科成绩、推荐信、研究计划书与其他补充材料。为国际化与吸引国际学生,明仑的经济学项目仅接收埃杰洛语的研究计划书,招生考试亦仅用埃杰洛语。这在帝国是独一份。包括鹿鸣馆在内的其他学校,皆是徵语与埃杰洛语并行。江离的学术背景与推荐信强度,未必能及上申请者中的顶配。不过,在国际标准埃杰洛语测试中,她一直接近满分。

    赫遐迩将给江离写一封推荐信。她们的研究,尽管不难,但依托工作量堆积出了些许有价值的成果。全过程里,江离熟悉起科研常识,这不是她一个人通过纸上谈兵所能学到。苏文绮与江离衡量过,另一封推荐信是该找曾经熟悉江离的、希兰的教授,还是找不熟悉江离却咖位更大的人──后者可以评价“安提戈涅”。

    对“安提戈涅”,江离现今的态度很矛盾。一方面,她重新适应学术界,又是旁听赫遐迩主讲的研讨课,又是去立德举办的经济学会议。尽管江离从最初就努力使“安提戈涅”展现不业余的立场与思维方式,但,“安提戈涅”的学术向来不那样正统──因为,倘若做纯粹的经济学,市面上有大把比江离有资历的人写随笔写得比江离好,何况,此赛道不及江离选择的、偏社会议题的赛道容易吸引有黏性的流量。换言之,在被江离暂时当作目标的学界,“安提戈涅”跨学科、浅显、仿佛游戏──总之,很有些不伦不类。然而,至少在此次申请中,它是江离自我营销的重点。

    “你说,你的一个推荐者是立德系主任、清和所研究员。另一个推荐者是鹿鸣馆的──”张远霁在手机上搜索出另一位的简历。术业有专攻,张远霁无从对其评价。但乍一看,就推荐者的名望论,江离远超过明仑申请者的平均水准。

    当时,是周延带着江离去见了罗琼恩。江离那才获悉,周延与苏文绮最初认识,乃由于很多年前苏文绮在莫德林交换时,周延与她做同学。莫德林是有争议的世界第一学府,每年来自徵国的本科生至多几十。罗琼恩是会出现在电视与行业重磅报道内的人物。周延讲,自己的双亲与他有渊源。

    江离问:“方便向我透露,苏文绮给了什么好处?”

    周延不直接回答:“我知道你的事,以前也读过你写的内容。罗老师??至少听我讲过‘安提戈涅’,我们来往得还算经常,而,‘安提戈涅’当年有几篇很引起关注的文章,比如那篇谈芒乌核泄露之后公民自发行动的。他,可能,也听他其他的学生讲过,不确定。”

    江离或许运用了一些她从这群人处学来的、适用于这种风格之场合的待人接物。与罗琼恩见面的过程比她想的轻松。她还发现,罗琼恩要么是真的喜欢周延,要么是有求于周延,要么是对周延很满意。全程,周延都像是一个罗琼恩异常熟识且偏爱的学生,无任何其他身份。

    张远霁问:   “你申请别的吗?”

    江离回答:   “今年没有。”

    应该是由于关系户最好只去关系户该在的学校,罗琼恩说得明确,他给江离的推荐信,仅将被发给明仑。

    这与陈宇给江离弄的那个学位也有关系。某年,见江离家里蹲太久,陈宇觉得江离或许该放弃读书、普通地找工作。这就使江离仿佛需要大学毕业。于是,陈宇通过朋友麻烦了朋友的朋友。一切办完,江离没有去那个她学位所来自的学校待过哪怕一天,但她的学位可以在学历认证数据库里查询到。据称,由于江离在希兰免修了若干低阶课、直接修了高阶课,她三年的学分已经足够她在那个难度不高的学校成为学士。

    这并非最低劣的灰色cao作。然而,江离拿不准这灰色cao作的低劣程度。在陈宇打算让江离找的工作中,江离的能力应当可以使其他人不怀疑江离的学历。不过,如果江离要回学校读书,就另论。明仑可以说不是公立学校,但帝国大部分高校是。在那些高校,许多研究生项目的学费接受国家补贴,录取的公正性遂被更多视线探究。对在读、却被发现在先前的申请中违规的申请者,惩罚一年较一年严重。

    江离毕业自某学校。可她无法出具相应的成绩单。这是可疑的信号。彼学校承认江离符合毕业标准。但,焉知此标准不是刻意为江离开的、未有明文的绿灯?江离不是没有想过找陈宇先前联系的那个校长、撤销有猫腻的学位,但如此,一是损伤母亲的人际关系,二是可能将买卖对外捅破,三是此学位既然并非完全不能用,再考与读本科未尝不浪费精力与时间。

    不是所有研究生项目都注重推荐信。社科的是,数学科学的硕士非。在帝国,包括应用数学与统计在内的硬核理科的研究生项目,有一系列由若干学校联合举办的招生考试。江离参加过,但她对申请帝国高校有顾虑。如果苏文绮不曾出现,此时,江离也许会申请其他国家的接受此成绩的学校──一旦跨国,研究生的校方就没有那样容易调查到具体的本科经历。

    她把这些今年春天考出来的成绩也向明仑提交。倘若不需要进一步刷高它们就有研究生念,将很令人欣慰。